加入會員聯絡我們

近期活動 抗癌資訊
關懷生命守護癌友

協會會員

帳號
密碼
忘記密碼加入會員
中華國際癌病康復協會會員專屬
中華國際癌病康復協會期刊

中華國際癌病康復協會期刊 漢方與生活

內容
中草藥複方抑制血管新生之研究(青杏6號)
中草藥複方對抑制癌細胞所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移動作用研究
 
一、  前言
     
      (一)  研究背景
        
        誘發新生血管生成,是惡性腫瘤的特性之一,新生的血管除了可供應養分及氧分子讓腫瘤生長外,也會造成後續癌細胞轉移,因此研究如何抑制腫瘤所造成的血管新生作用,是現在研究癌症治療的新方向。
        1970年前後,哈佛大學及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福克曼博士( Dr. Judah Folkman) 從外科切除的癌組織中,觀察到固形腫瘤的周圍長滿了新生的血管,因此認為癌細胞必須經由新生的血管得到血液供應,否則無法繼續成長。所以他提出了「癌細胞餓死理論」。大意是說如果能抑制固形腫瘤的新生血管生成,腫瘤應該會萎縮甚至消失。這個理論引起學術界熱烈的探討,更為癌症病患帶來新希望。
        血管新生原是生物體中的正常生理機制之一,因為新的組織生長及發育過程中,需要適當的血管用以傳送養分及移除廢物,因此在傷口癒合、組織修復、生殖過程、生長及發育的過程中都需要新的血管形成。近年來科學家也發現,血管新生和腫瘤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在腫瘤發展過程中,當腫瘤直徑只有0.2到0.3公分時,它可以直接藉由滲透作用,從外界獲得養分。但當腫瘤超過這個大小時,附近的血管無法再提供足夠的養分及氧分子,所以腫瘤的內部會呈現缺氧的狀態,在這個情況下癌細胞會促使周圍的血管新生,以便藉由新的血管來獲得養分及氧分子。因此如果能以藥物阻斷新生血管的形成,就能使腫瘤的生長受到抑制甚至可能壞死。同時血管新生也與癌細胞的轉移有很大的關係,癌細胞必須藉由新生的血管才能進入循環系統,進而轉移到他的器官。而當癌細胞到達其他器官後,也需要有新生的血管提供養分才能順利地在新的器官生長。因此抑制血管的新生也能達到抑制腫瘤轉移的目的。
        血管新生必須經過一連串複雜的程序,首先癌細胞會釋放新生血管生長因子,這些因子會和血管內皮細胞上的接收器作用,用以促使內皮細胞分泌一些特定的酵素及生長因子,這些酵素會分解原來血管的基底膜,而生長因子則會促進內皮細胞的增生,所以血管內皮細胞便可以穿過細胞間質,向腫瘤所在處移動,進一步形成新的血管。
 
      (二)  實驗說明
       
        我們以體外實驗的方式,觀察中草藥複方抑制血管新生的能力,其原理在於血管內皮細胞可在人工的基底膜上形成類微血管結構,因此可藉由觀察類微血管結構的生成情形,來判斷中草藥複方抑制血管新生的能力。
另外以細胞穿膜(transwell)實驗,是使用含有孔洞的聚苯乙烯膜,將細胞培養盤分隔為上下兩層。我們將血管內皮細胞分殖於膜的上層;而在下層則放入養過癌細胞的培養液或養過癌細胞的培養液加中草藥複方。由於養過癌細胞的培養液中含有癌細胞所分泌的生長因子等物質,會吸引血管內皮細胞移動,因此血管內皮細胞會穿過孔洞,移動到膜的另一面。6個小時後我們將膜取出進行染色,計算穿過膜的細胞數。
 
二、  結果
        
        由我們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中草藥複方對於血管內皮細胞形成類微血管結構的能力有相當的抑制效果。如下圖中顯示,當血管內皮細胞沒有中草藥複方處理時,可在人工的基底膜上長成網狀的類微血管結構;當加入中草藥複方時,類微血管結構不完整,甚至在較高濃度中草藥複方的處理下,血管內皮細胞幾乎完全不具有網狀的結構。
 
 
 
        另外以細胞穿膜(transwell)實驗,我們也證實,中草藥複方會抑制癌細胞所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移動。結果如下圖所示,中草藥複方會使移動到下層的血管內皮細胞數目減少,顯示中草藥複方的確具有抑制癌細胞誘導血管內皮細胞移動的功效。我們也對中草藥複方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移動的機轉做進一步研究,結果發現中草藥複方會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分泌細胞間質分解酵素。綜合這些實驗的結果,我們推測中草藥複方應該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效果。
 
 
 
三、  結論
  1. 中草藥複方可有效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形成類微血管結構的能力。
  2. 中草藥複方可有效抑制癌細胞所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移動。
  3. 中草藥複方可有效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分泌細胞間質分解酵素。
  4. 中草藥複方具有抑制病理性血管新生的潛在效果。
 
發佈時間:2007-05-08 02:05:31
資料來源:中日飛達聯合有限公司